加拿大自雇移民中如何滿足對加拿大做出貢獻的條件呢?
更新時間:2020-02-14標簽:
瀏覽:
加拿大自雇移民究竟要什么貢獻?其實,移民局也不知道,更沒法定義。光在文化領域,就有上百種甚至更多的專業職業,書法家、手工藝人、雜技團馴獸師、發型設計師或者舞臺燈光師,每個工種都是隔行如隔山。你讓一個移民官怎么去了解每一個工種,更怎么去定義貢獻的大小?
兆龍移民小編由此推導出兩個重要結論:
1、加拿大移民官的自由裁量權極大,如果說職業成就和商業計劃可以一定程度量化,或者能有標準分出高下,那么對于貢獻,完全是憑移民官的主管判斷;
2、貢獻的標準,或者說移民官對于貢獻的認知,是隨著審理案件的增多,以及申請人競爭的加劇而積累、加深和提高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申請人很少的情況下,一位鋼琴老師在加拿大開設鋼琴學校,按照移民官初期的理解,這可以稱之為對社會、社會、或者文化、教育上的貢獻。但在每天都審理十個八個鋼琴教師的情況下,人人都要開鋼琴學校,這時鋼琴教育不但稱不上貢獻,反而有可能引發行業惡性競爭,對原有從業者生態早晨破壞。
所以,貢獻的定義,或者說加拿大自雇移民的標準其實是隨著申請情況隨時變化和調整的。從過往的經驗來看,這個標準只會提高,不會降低,也就是說越來越難。
對于像音樂教師、設計師這類競爭比較激烈的職業,在申請時就一定要考慮自身的獨特性,要在眾多的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本質上講,這跟應屆生應聘工作沒有太大的區別,如果沒有獨特性,你再優秀也很可能被埋沒。
自身的條件和成就當然是獨特性,如果有世界級的知名度和獎項,比如在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中拿過前五,或者鋼琴小提心協奏過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再或者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個個人展覽,亦或者拿過游泳世錦賽銀牌......都不用想,這樣的人才加拿大雙手歡迎。
但這樣的成就實在是鳳毛麟角,對于絕大多數申請人而言,個人成就是專業性的證明,無法在眾多申請人中脫穎而出。要知道,我們競爭的不僅僅是中國的申請者,而是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家和運動員,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度、南美這些地區都以藝術或體育見長,人才濟濟。
就拿我所居住的大溫哥華地區,白石南素里來說,在這樣一個幾萬人的社區規模的地方,就有著很多世界級的音樂家和奧運冠軍。美國僅憑一紙綠卡就吸引著全世界的人才,加拿大何嘗不是如此。
所以,在競爭中真正能夠拉開差距,脫穎而出的,是如何闡述你將會對加拿大做出的貢獻!
貢獻應該是什么樣的,我很難簡單的說清,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未來所要生活的地區不同,能做出的貢獻也多種多樣。
總之在規劃自己的貢獻時,兆龍移民小編提醒,要把握如下原則:
1.加拿大自雇移民對于貢獻沒有明確的地域范圍要求,這點與美國不同,美國對等的移民項目是NIW國家利益豁免,它明確要求申請者要對美國全國范圍做出貢獻,局部貢獻是不被認可的。所以我們要把握住這個優勢,你的貢獻可以不用范圍很廣,影響面很大,你只要對一部分群體或社區有價值就可以。哪怕你就是對未來居住地方圓5公里有價值,也是對社會有益。加拿大是全世界最重視社區建設的國家,如果你的專業能否服務社區,比如幫助提升社區知名度、服務社區特定弱勢群體,或者把一個社區的某項文化活動從無到有的建立起來,這些都是極好的;
2.“貢獻”切勿貪大,對于大多數申請人來說,初到一個國家,如果不是呼風喚雨的大藝術家或體育明星,很難一下子做成大事,這點移民官比誰都清楚。所以闡述自己的價值和貢獻,要切合實際,要能聯系到過往經歷,讓移民官相信你是是順理成章的、有能力做出承諾的貢獻。腳踏實地的貢獻,有著遠大理想但依然從小做起的信念,是最讓移民官信服的。
3.最好跳出華人圈。加拿大鼓勵多元文化,鼓勵各種族保留自己的文化和傳統。但移民官最反感的是在申請之初就只關心自己的種族。我的英語不好,所以我的目標就是中國學生,我只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我只服務于中國移民市場......這些都是
加拿大自雇移民申請的大忌。你可以只服務于一個很小的社區,但加拿大任何一個社區都是多元的,只有跨越種族的障礙才能跟加拿大的基本價值觀溫和。種族問題在加拿大是第一敏感的政治正確,在移民申請時更是要了解加拿大基本國情,至少在言論和態度上擁抱多元。
以上是兆龍移民小編對加拿大自雇移民申請的一些深入思考,但所有這些都是方向性的分析和建議。具體到每一個申請者,一定要根據個人特長、所在行業和專業、以及未來定居地來量身定制屬于自己的“價值”。
這些“價值”并不是完全虛無縹緲的定制,作為一名藝術家或者職業運動員,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心存理想,滿懷著一種對于專業的信念。或許這份理想和信念在日常瑣碎中正在消耗殆盡,但移民可能是重新點燃激情的機會。要相信并找回這種激情,并讓移民官看到。你可以憧憬、你可以偏執、你甚至可以有些孩子氣,這些不就是一名藝術家和運動員應該有的么。